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 · 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
发布时间:
2023/03/01
01.展讯
展览时间
2020年9月28日----2020年12月28日
展览地点
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赏楼第三展厅
主办单位
八大山人纪念馆
北京画院
策 展 人
吴洪亮 周晓健
策展委员会
总策划
吴洪亮 周晓健
策 划
郑智威 吕 晓 乐祥海 万建怀 胡凌昊 吕 翔 吴 炼
执行策划
薛 良 陈 薇
展览统筹
陈刚力 胡 边 钟力文 彭琮娉 袁 方
展览协调
陈 倩 陈 斌 张元贵 詹法岳 朱 琳
公共教育
彭琮娉 高 慧
媒体宣传
陈 薇
02.前言
八大山人与齐白石跨时空的对话展览是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创意,几经讨论,如今齐白石的作品从北京画院远赴江西终得成行,的确可喜可贺!此展的合作意向虽早在几年前就已达成,策展逻辑的敲定却一直处于磨合阶段,我们不希望展览只是简单的作品参照对比,而是期望通过这线索,挖掘出多维度甚至逆向的思考。譬如两者身份与历史背景的差异、画法的偏锋之好、隐喻的反复运用等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认为齐白石对雪个清冷写意精神的继承与创格,可以纳入到变革中国画的积极力量,那么白石老人的这些临钩作品对于研究八大的艺术又有什么积极意义呢?以及这样的研究对今天全球化逻辑下的中国绘画发展的瓶颈问题有何启迪?这诸多问题,我觉得大可以从此次展览中寻找些许思考的路径。
具体说来,朱雪个夸张简逸的画风是中国画坛弥高至伟的山峰,在他身后的300余年,多有文人画家所追捧,而齐白石的孺慕之情,最可谓是“至老不衰”的。无论是早年鬻画的“仿拟山人意”,还是衰年变法后的“胆敢独造”,“白石雪个同肝胆”都是他追随八大山人写意精神的真实写照。“传移模写”本质是创造性的,不仅强调摹其形,更要移其神。雪个的画,夸张、简逸、晦涩,遗世独立冷清醒;齐白石的画,朴实、天真、童趣,勃发生机暖人间。两者代表其个人最高成就的风格看似迥异,八大山人的艺术如握在手中的寒冰,齐白石的艺术如冬日午后的暖阳。其实他们在精神上皆强调个性,在笔墨里醉心于极致,善于表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骨子里对艺术的态度是一样的。甚至可以说,齐白石的艺术精进在于对八大精神性的延续、自我情怀的抒发与真挚感受的表达。正是早年临仿八大的“学而不似”,才使得他能够得鱼忘筌地“胆敢独造”,这也正是齐白石所说的“白石雪个同肝胆”的真正含义。
雪个的山水花鸟作品,我们见得较多了,但人物画却寥寥无几,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也只是简单勾勒,不见五官。惊喜的是, 不仅齐白石的日记中记载了他见过八大的中幅“画佛”, 而且北京画院所藏的画稿及多幅作品中也提供了他临习八大人物画的有力证据, 甚至成为齐白石人物画形态中的重头戏,这就显得非同一般了。
无论如何,此次展览的促成得益于两家机构多年的梳理研究,我们希望通过这条线索来挖掘出更多研究的新亮点,为下一步的工作赋能!最后,预祝“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圆满成功。
03.部分作品展示
【名称】齐白石 鱼
【尺寸】纵 31 厘米 横 16.5 厘米
【名称】齐白石 蝗虫
【尺寸】纵 39 厘米 横 32.5 厘米
吴洪亮
2020年9月2日完稿于北京画院
上一条
下一条